乐天堂fun88专业生产:垃圾桶、不锈钢垃圾桶、分类垃圾桶、公共场所垃圾箱等系列环保产品!
垃圾桶、不锈钢垃圾桶、分类垃圾桶源头生产厂家乐天堂fun88专业从事环保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服务企业。
全国咨询热线:15534828825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一个行业的双面叙事:从千亿益生菌市场到万益蓝

时间:2025-08-28 20:23:17  来源:乐天堂fun88  浏览量: 32次

  我还是得买点益生菌调理下……Grace揉了揉肚子,看着桌上还没吃完的火锅和奶茶,嘟囔着打开了购物APP。

  刚好直播间里主播正在热情喊着:这款益生菌,调理肠胃,无需节食!懒人必备!她手指一划,果断下单。像无数又懒又焦虑的年轻人一样,Grace期待着这款益生菌能成为她生活的平衡术。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年轻人总是一边眷恋深夜的奶茶和火锅,一边又疯狂减肥加养生。

  据国家卫健委《中国居民肠道健康白皮书》显示:62.3%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问题,这是大多数人的困境,一面是生活的肆意和自由,一面是身体的警告和束缚。

  得益于此,号称调理肠胃健康、平衡代谢的益生菌,乘着健康减肥与科学养生的东风,强势进入大众视野。

  据欧睿国际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益生菌消费市场规模正以每年11%至12%的速度增长,推测2025年益生菌消费市场规模接近1300亿元,2026年有望达到1377亿元。

  市场上各类瞄准这一需求的产品也应声而起。万益蓝便是其中之一,凭借着对年轻消费需求的精准捕捉与有力的市场推广,迅速站稳脚跟;但与此同时,围绕其产品的争议似乎从未停歇……

  2019年,WonderLab(后官宣中文名为万益蓝)正式诞生,创始人肖国勋与刘乐都有着深厚的市场营销背景。肖国勋曾在宝洁、中航任职,还涉足过地产和净菜项目;刘乐同样有宝洁经历,之后在腾讯电商负责食品类目运营。这样的履历,让品牌自创立起就自带传统营销与创新思路融合的基因,这也是其能快速走红的重要的条件之一。

  最初,WonderLab以代餐奶昔切入市场,在产品上玩出不少新花样:添加咀嚼颗粒丰富口感,紧跟新茶饮潮流推出多种口味,采用波普风格的小胖瓶设计,再加上大规模投放提升曝光度。一系列操作下来,其代餐奶昔迅速走红,2019年就拿下代餐奶昔品类全网第一的成绩。

  但是,后来代餐奶昔增长遇阻,Wonderlab不得不另寻出路,几番尝试后将目光投向了益生菌赛道。

  如今,万益蓝的产品线已十分丰富,涵盖益生菌、高蛋白、膳食纤维、肌肤营养及功能零食五大系列。前不久,WonderLab正式官宣中文名为「万益蓝」明确了深耕益生菌核心品类的决心。

  在益生菌赛道上,万益蓝复制了代餐奶昔的成功路径,靠着吸睛的设计、铺天盖地的营销和大规模广告投放,很快就将其做到益生菌品类全网第一。

  还一度成为明星大单品,郝劭文、多余和毛毛姐等知名网红均曾为该品牌倾情带货。

  数据能说明其业绩的亮眼:2020年和2021年全年销量分别达4亿元和5亿元;2023年5月,小蓝瓶益生菌突破2亿瓶;今年3月,益生菌系列全网销量突破6亿瓶;618期间,更是拿下天猫益生菌热销榜TOP1、抖音商城品牌益生菌爆卖款榜TOP1。

  然而,就在万益蓝一路高歌猛进,业绩不断攀升的背后,一些负面声音也开始浮现,为其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消费者们投诉的问题五花八门,退货退款、产品无效果、食用后出现不良反应、虚假宣传和产品结块等食品安全质量上的问题都赫然在列。其中,有关产品虚假宣传的投诉尤其引人关注。

  有消费者反馈,自己是冲着万益蓝益生菌和控控片宣称的减肥功效购买的。直播间宣称不用节食,吃这个能瘦。并且客服跟我说要吃3个月才有效果,坚持吃完后,一点效果都没有,一斤都没有瘦!

  有人体重不减反增,还有一些人不仅没效果,还出现了便秘的情况,直播间说效果很好里面含有b420减肥菌群,吃了一段期间是一点效果也没有,还便秘。

  实际上,万益蓝也曾因违规宣传受到过处罚。有关的资料显示,深圳精准健康科技食品有限公司已经5次因广告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受到处罚了。该公司为万益蓝母公司深圳美丽营养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产品研制与运营。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益生菌的存活率在进入人体后会急剧下降:口腔的消化过程会先损耗一部分,后续胃酸的强腐蚀性更是会淘汰绝大多数,等到真正抵达肠道发挥作用时,剩下的活性益生菌早已数量稀少。

  从专业角度来看,有医生曾对媒体称,其实益生菌并非直接减肥的‘特效药’,它只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间接辅助体重管理。益生菌的最大的作用在于改善肠道菌群平衡、调控食欲与能量代谢、减少脂肪沉积,并不能直接达到减肥效果。且因个人体质有异,益生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对媒体说:最近,国家推出了体重管理三年计划,这或许可以给益生菌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推动其向体重管理和肠胃保养的方向发展。但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目前益生菌产品行业标准缺乏,市面上的产品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在母婴食品、保健品领域,益生菌甚至被包装成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万能灵药’。朱丹蓬进一步说,想要推动益生菌行业长期健康发展,需要优化产业体系,淘汰一批名不副实、过度包装的企业和产品。

  随着益生菌市场千亿规模的市场潜力持续释放,以及花了钱的人健康产品认知的加深,不仅吸引了传统食品企业、保健品品牌纷纷加码益生菌赛道,更有不少新锐品牌闯入市场,万益蓝的路也变得更难走。

  天眼查上以益生菌为关键词搜索,相关公司数已超过4500家,相比2022年3000多家的数据,短短两三年内就增加了1500多家益生菌企业,竞争火热程度不可小觑。

  头部阵营里,有华大营养、Lifespace益倍适等品牌凭借着专业的技术积淀和专业口碑,精准分流了万益蓝的核心客群。

  而腰部乐力、江中这类依托传统药企或膳食补充剂企业的品牌,一边用成熟的供应链控制成本,一边靠药房+商超的线下渠道触达更广泛的家庭用户。

  还有其他质量参差的小品牌、白牌商家也都在抢占这片前景广阔的益生菌市场上。

  在强敌环伺与信任危机的双重夹击下,万益蓝面临的压力早已不是如何卖出更多小蓝瓶,而是如何守住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如何撕掉营销大于产品的标签。

  事实上,到现在关于益生菌到底有没有用的争论,依然在社交平台上反复发酵,有人说吃了半年便秘没好,纯纯智商税;也有人晒出体检报告里肠道菌群多样性提升的结果,坚信其调理价值;有人觉得花几百块买菌不如多喝酸奶,也有人愿意为专利菌株+肠溶技术的溢价买单。

  这场争论的核心,从来不是益生菌本身有没有用,而是什么样的益生菌、对什么样的人、在什么场景下才有用。

  当益生菌市场的喧嚣逐渐散去,我们会发现,这条赛道从来就没躺赢的可能。千亿规模的蛋糕背后,是消费的人对健康的真实需求,也是对品牌专业度的严苛考验。

  一个月后,Grace看着体重秤上毫无变化的数字,和桌上所剩无几的益生菌,轻轻叹了口气。看来这个牌子不太适合我,她喃喃自语,顺手将空瓶扔进垃圾桶。我在看看其他的,肯定有适合我的她反而更来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