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第十二协同组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四川德阳举行。同步展开的科技节上,东汽小学学生们展现了自制的节水装置、智能垃圾桶等科技成果。
这些充满巧思的作品从何而来?学校对科学教育有何见解?封面新闻记者对话德阳市东汽小学校长陈章建,听她讲述如何在教学中培育孩子的科学思维。
谈及学校最具特色的课程,陈章建校长首先提到了“小小工程师”项目:“并不是说我们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工程师,而是让我们每个孩子都具有工程师这样的思维。”
在她看来,这种思维的本质,是让孩子在“真实、复杂、变化的世界中,去察觉缺陷和解决实际问题”。校园,就是他们第一个也是最熟悉的实践场。
“孩子们去制作的节水智能装置、智能垃圾分类装置,还有设计校园里的劳动工坊、阅览室等,这些都是他们在真实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并且愿意去解决。”陈章建介绍,从一张张设计图稿,到最终变成放置在校园各处的实物装置,这样的一个过程至关重要。
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创意不再是纸面上的线条,而是能切实处理问题的实体,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这就是他们爱上科学的一种真正的内驱力。”陈章建说,尤其是那个由学生自主设计、经学校出资建成的劳动工坊,因为充满了“学生的角度”,而格外受孩子们喜爱和珍惜。
东汽小学的科学教育探索,并非闭门造车。作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的一部分,它与天府新区的科学城小学等学校形成了紧密的协同联动。
“这相当于打破了我们的一种信息壁垒,让我们也可以在优势上进行赋能。”陈章建表示,这种交流让她看到了科学教育的更多可能性。“我们以前可能局限于科学就是做实验,但现在我们得知,科学教育其实是可以和语文、艺术、戏剧等进行很好融合的。科学教育,它也是一种‘融创’教育。”
在轰轰烈烈的改革背后,陈章建也坦言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评价体系的变革。
“当前的教育也还是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单一的评价,看学生的分数。”她希望打破这种桎梏,建构东汽小学科学教育的立体评价体系。“不单单是一张卷子的分数,我们更看重孩子们在处理问题过程中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动手能力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
谈及未来如何改变,陈章建说:“我们的教育学生的方式、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教学内容,都应该发生改变,这样才可以真正培养未来所需要的人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男生持刀杀害同班女生案开庭,受害者家属:“不晓得他对我女儿这么大嫉妒心”
莫言:当我看到一个女人手上没有手镯、手链,脖子上没有项链,我能确定她在这2个方面是非常“特别”的女人
云南一男子驾车别停他人车辆后“亮警察证”,涉嫌非法持有、使用警用标志被行拘
苹果悄然发布多款新品:更强的M5芯片,以及新Mac、iPad和Vision Pro
无语!浙江男子付清全款买车,合同签完却提不了车!4S店回应:经理进去了……
2025驾驶证年龄限制调整了,超过这个年龄将不能开车,交警提醒:看下你还能开几年?
第一眼,看封面。了解权威信息,看真实新闻故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799 元:苹果为Vision Pro头显推双圈编织头带,配旋钮可调贴合度
M5 iPad Pro支持 120Hz 外接显示器,或为新款Studio Display铺路
CounterPoint 报告 2025Q2 北美智能手表最畅销 TOP10
荣耀Magic8系列发布:第五代骁龙8至尊配2亿像素夜神长焦 4499元起售